开启左侧

左志丹的美育教学心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复制链接]
美术信息 发表于 2019-4-23 09: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22a7f9c59f9a6e5e632c54174d2558d.jpg

  当今时髦的教学理念重教学过程,不重结果。这是近几年来教育界普遍提倡的时髦的“真理”。其实此言错矣。我认为,既然有好的过程,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单一的提倡教学过程,它逼迫大多数老师只得绞尽脑汁,注重表面形式。国内学校众多的优质课比赛,变为“设计”课。从学校到区、县、市、省,层层的作秀,为了职称蒙蔽专家,欺骗自己。看似热闹的一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教师积淀了什么……
0bd26588883ecff630e051b789c5ee07.jpg

关于“雷同”及“模式”众多教学中别具特色的美术老师,他们所辅导的学生作品在常人看来,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雷同感,这也往往成为一些不思进取的“老师“批驳别人的借口。其实“雷同”及“模式”从某中意义讲也不是一件坏事,只要你给学生是高层次的审美引导,是符合其时代及社会发展审美需要的,与那些让学生在世俗商业化的审美情趣中窒息吞没的“教师”相比较,那就是作了功德无量的事了。
abea2a762b58241d2b4ad783b603eb99.jpg
教师的责任---放任还是引导 “原生态”的儿童画好还是不好?这是大家热议讨论的话题!不同年龄段的“原生态”绘画,体现的艺术特征各不同。低年龄段的儿童画,充满了稚趣,反映的是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这一阶段的儿童绘画所体现的艺术特征,正是很多美术大师们一生所追求的天趣所在。中年龄段到高年龄段的小朋友,由于他们受影视、书籍、卡通、及社会环境及大众文化的综合影响,其“原生态”绘画的状态,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画面的童真天趣,则被一系列模式所代替。因此,他们的画变成了呆滞麻木、了无生趣。他们不由自主地想把对象及物体画的真实,但又画不像。这一阶段的所谓“原生态”绘画,发生了变异,大多数就失去了“原生态”自然美的意义。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介入及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给孩子们欣赏什么?看什么?引导他们画什么?都将直接导致孩子们将来的审美感觉及取向。如果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即使学生作品有一定的童趣,也会缺乏视觉效果,显得作品单薄潦草,无视觉美感。
32ce7821e8bbf491862deac01a0a0ef0.jpg
挖掘传统地域文化越是本土的传统文化,越具有世界性,“本土”、“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明的沉淀。当今快餐文化、大众文化盛行,人们的视野渐渐被迷失,而传统文化却犹如醇香的老窖,散发出独特的奇香,它期待着人们将视线对准那神奇的窖场,品味它的醇香。西方文化固然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要发扬起来!
3594d4fbf0460d201210c911572ef060.jpg
不能以获奖的高低来评判孩子的好坏获奖的多少及高低不是评判一个小朋友是否具有绘画艺术潜质的标准,更不是评判我们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及成功与否的准则,教师应更多的思考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是否传达了与时代审美相符合的审美及意识,能否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自我。部分教师由于自己的局限,把自己低层次、单一的审美方式强加于学生,那是对艺术教育的亵渎,是一种悲哀。重创意,重多样化审美,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创,才是教师们应该重视的。
b37daf03905f0e5195ffc7acf120cf5e.jpg
画得好不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重要每一个绘画班中,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他们或性格内向、或胆小,或拘谨,或过度“活泼”,手舞足蹈,观察率意,作画马虎。在大人的眼中,这些孩子往往都不适宜画画,这样的小朋友在学校往往也不容易受到老师的赞赏和表扬。面对这样的学生,就更要求老师去找出他们的优点,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在“顺势而导”的教学中,去发现他们不同的美。画得好不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得是对他们个性特征的树立、自信心的培养,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工作中终身受益。
ec18148a837f8cc2a5137e7a8420b2db.jpg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方式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美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儿童画,大多数为政治服务,谈不上童真童趣;九十年代的儿童画,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多以反映周围的生活为主;二十一世纪的儿童画,呈多元化的趋势,更多的反映孩子们自己眼中的世界,既表达他们的观察,又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一阶段的孩子们,作品都充满情感之美、创作之美。美的定义在延伸,在丰富,在变化……将儿童绘画的美定格在某种标准的规范之中,就等同于把教师自己定格在“牢笼”之中。A.儿童画传统意义的审美——“乖巧”、概念化、呆板B.多样化的审美——童趣、率真、具有极强的自我个性,强调个人感受及情绪,强调画面构成,突出主体。
67b18c3fb40cd76a204d2a65a818e408.jpg
孩子们成不成为艺术家并不重要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美术创造的潜能,然而最终只有极少数能成为专业的艺术家。对于孩子们来说,成不成为艺术家,在当今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重要!孩子们有其独特的心象境地,有区别于成人模式概念的手法,他们那天马星空的创意及想法、瞬间变化运动的各种形象,梦幻般的世界,是成人的思维方式所不能表达的。美术有别于其他独立的学科,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活动,在快乐和愉悦之中树立自信!孩子们通过绘画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我,这对于孩子们将来进入社会这一纷繁复杂的世界、对于他们信心的树立和潜能的发挥,美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创意,重设计意识的培养,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重创意,重设计意识的培养,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孩子们从小就具有强烈自我的审美意识以及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能够用多角度眼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代的变动与教育方式的变动息息相关,个性审美及思维方式在不断变化和延伸,这给各年龄段的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新的思考及要求。
37e61e09cc5ea794d10af8895442083e.jpg
面对孩子们的大作---光有夸奖是不够的父母的夸奖、老师的表扬,往往能使孩子们喜笑颜开,在当下倡导的赏识教育,其主要目的无非是给孩子们自信。但是,过度的夸奖,不分事情的因果,只要孩子们做了任何事,都是“你真棒”、“真聪明”,反而易导致他们作画的信心越来越差。过度的夸奖让他们以为只有趋于好成绩、画得“好”或“像”时,才能得表扬及承认,这使得他们不敢尝试艰难的任务,导致在绘画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容易表现的画面,不管是否有创意,是否有探究精神。这样长期下去将导致孩子缺少创新意识。家长、老师对孩子们的赞赏的重点,应该是他们在作画或学习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独特思维方式、与其他孩子之间的不同个性特征、以及在画画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等等,而不是只看结果如何。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减轻他们怕画错的心理负担,使得他们能更积极的去表现他们的心境世界。
b56cd5fce1e3e04d2958f250322fa694.jpg
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传统技能的训练英国美术教育家摩伊凯特莉曾说过:“艺术教育并非造就专业的艺术家或进行一种职业的训练,而是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发展他们的认识及智力,特别是人人都具有的独创能力。”当今的少儿美术教育与音乐、舞蹈、文学、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影响,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传统技能的训练,而是多元化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多层次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自我信心创新能力的展现。
c8d65890cce0e5cbbd89d332a3d965e1.jpg
正确认识分析评价孩子们作品优劣,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少儿美术教学品质及格调的关键童心不是千篇一律,艺术是个性的表现!每个小朋友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他们的年龄、性格、个性、家庭及经历的不同,必然导致他们对主题、画面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及色彩的感觉差异。部分观察能力强的孩子,绘画表现非常认真仔细,这类儿童属视觉型,他们往往会对写实性绘画极为偏爱;另一类孩子则属于强调自我情绪表现的触觉型,这类儿童往往被一般的人们认为观察表现力差。其实相反,这一类儿童的思维更为活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往往能画出特殊个性特征、富有激情的绘画作品,能称之为大师的大画家往往出自此类。好动的孩子画面活泼,性格内向的孩子画面中流露出深沉与压抑。正确认识儿童绘画审美的多样性,多方位评价不同类型的少儿美术作品,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教学方向,培养儿童的现代审美观念和意识。
d97b23711a305171693083639d6b4b3d.jpg
什么叫“顺势而导” “顺势而导”就是顺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顺着他们千奇百怪的画面感觉去辅导,简单一句话说:就是适应感受孩子们的需求。由于孩子们年龄之间的差异,性格气质的不同,会导致他们对事物的感觉及认知不同,在画面中体现出现,豪放、柔美、拘谨、呆滞的多种审美特征。提倡教师顺着孩子们笔下的绘画特征去辅导的具体办法,就是当孩子们的画面中,头部较小时可引导他们将身体画大,当画面中身体画短时画面较空,也可以将脚拉长,当你的教学是以吃冰糕为题,但有学生问可以不可以画吃别的东西时你的回答是可以,一切都是在“可以”“行”或“还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的回答与交流中,让孩子们表现他们自我的意愿及想法,老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师生之间相互的“参与沟通“。这样不管什么年龄段孩子,也不管他曾经学过绘画,只要抬脚进入“美术”这一大集体,就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及感受到自己对美的创造,能自由的表现出自我东西,让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学会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表现、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b90337e80041de74206663ab022bc387.jpg
4-6岁这一阶段是孩子们绘画表现的黄金时期4-6岁这一阶段是孩子们绘画表现的黄金时期,他们有独特的绘画语言,也是想象力、表现力最为丰富的时期。稚拙、童趣、率真、天马行空、激情迸发的画面带给人们轻松愉悦的 享受,成为中西方绘画大师追寻的境界及方向。在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把握不同儿童年龄段的绘画特征,进入孩子们的心灵并与之交流对话,读懂他们的“天籁之音”。这除了要求教师知识底蕴,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还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参与”。在“顺势而导”的教学中,去把握感悟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开启他们独有的创意思路,。
6-8岁观察写生教学与儿童画创作相结合的最佳时机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是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过程,他们的大脑的发育已达成人的90%以上,综合的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开始与家庭以外的人们往来,努力去了解社会,参加社会活动,知识面也在扩大,不过他们的思维方式仍处于具体性、自我性,还不善于在大脑中进行抽象思维。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特别是观察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进入了儿童创作的最佳时期,凭记忆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意象。这一时期创意非常好,个性特点强的儿童画,更多融入了强烈的自我主观情绪及感受,他们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画大或拉长,以强调其重要性。怎样将他们好的创意、想法及观察到得事物表现出来,是此年龄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9-12岁  儿童的空间知觉有很大的进步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空间知觉有很大的进步,在观察物体时能注意到立体的不同面,也能表现一定的空间层次,虽然还不能准确的画出透视,但还是能较真实的表现对象的特征及面貌,也能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部分儿童逐渐脱离平面的用线描绘对象,慢慢地加入一些色调表现,这时由于他们还不能区别细微的绝调变化,致使他们的作品显得较脏、较乱,这时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类型的特点去辅导。13-15岁  教学中的盲区由于他们学习压力增大,重心转移,一部分人绘画的信心减弱,创造力下降,想画又画不象,让他们缺乏自信心。教师在给他们加强其素描基本功训练时,应多画速写,通过画速写去观察周围的生活,通过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寻找一些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创意造形表现方式(如设计素描)(创意动漫)等,去提高他们的创作兴趣,帮助他们渡过绘画表现的难关。
f36c8dd6bbd8af550a2da264ca72a209.jpg
左志丹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校外美术教育》编委,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美术专业委员会总负责人、中国少年儿童艺术造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少儿美术工作室联盟会长,全国艺术教育联合会名誉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四川省教育学会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少儿美术研究会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成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版画艺术院副院长,成都市青少年宫主任助理,成都市大型少儿美术公益活动青苗计划总教头及教学总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服务号

官方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99-0720-9888

Email:261898888#qq.com

Copyright   ©2018-2021  咖美文化.Powered by©    ( 鄂ICP备18029405号-2